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全校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深入开展“五环节生本导学”新教学模式改革,10月20——22日,长征小学举行了“五环节生本导学”新教学模式展示课活动。
本次展示课共有6位语数教师做课。课前,她们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情,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课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努力构建“五环节生本导学”教学模式。
张丽华老师所授课《周长》,在预习汇报,发现问题后,借助“冬冬”在操场跑步的三次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封闭”、“一周”这两个词在数学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操场一周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数据连加理解一周的长度即周长。接着通过摸、画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物抽象到图的过程。最后放手小组合作测量、计算自己喜欢的物体或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再次体验周长的形成过程,更深刻的理解周长的概念。在钟面、树叶的周长测量活动中,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方法,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闫毕荣老师所授《大自然的声音》,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近距离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时,闫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并适时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李沅栗老师所授《三角形的面积》,首先复习平行四边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回忆转化的思想。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已说出本节课想获得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时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利用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推理验证,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类推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为接下来图形面积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刘文慧老师所授《桥》,这节课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从语文知识到语文素养,从课堂到生活无不体现了学与用的结合。整节课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知识点的单纯模式为再加工创造,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实现真正的大语文课堂!
刘改霞老师所授《平行四边形》,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设疑解难,小组探究知道了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桌交流知道了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经历了量一量,推一推,撕一撕,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过程。整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
周晓丽老师所授《少年中国说》,课文用激情磅礴的语言,热情地赞美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途的热切希望。周老师通过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播放《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视频,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抑扬顿挫的朗读,感染着每位学生和听课的老师。
六位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给现场听课的教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100多平米的教室内,坐无虚席,水泄不通,甚至有的老师站在门口听课观摩、交流学习。
本次骨干教师展示课 是对“五环节生本导学”新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检验和促进,以此为契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必将再上新台阶。
![]() |
![]() |
![]() |
![]() |
![]() |